已参加市场交易的用户又退出的,再次参与市场前,电网公司承担保底供电责任,保底价格在输配电价的基础上,按照居民电价的1.2-2倍执行。
根据《厦门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厦门市政府将在集装箱码头、邮轮母港等建设船舶岸电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各类型港口码头全面实施油改电。为确保空港陆电改造快速推进,厦门供电公司优化业务受理、方案审批、检查、验收等环节,实现多专业高效协同和流程提速提效。

6月16日,由国网电动汽车公司与厦门供电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集群式大功率直流充电站国网厦门马厝充电站、国网厦门龙山充电站投运。该系统可为10万吨级及以下的大型集装箱船舶靠岸时提供电源,预计实现年替代电量150万千瓦时。在厦门供电公司的全力支撑下,目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全部31条廊桥已改用空港陆电,新增用电容量约6300千伏安,年减少能耗折合标准煤1.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1万吨。与传统APU供电相比,空港陆电具有经济、节能、环保和静音等优点。据统计,厦门现有新能源汽车9000多辆,其中纯电动汽车约6000辆。
其中,6月份充电量占当月福建全省充电量的80%。今年,厦门供电公司按照以桩带车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与政府沟通,积极对接城市规划,聚焦城市核心区和重要交通枢纽,超前布局电动汽车服务网络建设,环厦门市的充电服务网络初步建成。该局仅用了30秒,就实现了配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等配电网自愈控制功能,自愈效果堪称飞速。
供电可靠率的提升无疑是对这场席卷南宁供电局上下的精益变革的最佳注脚。数字增长一小步,管理提升一大步。2016年1月,借着广西电网公司与南宁市政府签订《南宁市十三五电网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东风,南宁供电局与市政府密切合作,精准发力电网建设,相继在城中村改造、电力管道建设、国家级新区五象新区战略规划等方面谋求合作,出台了《南宁市城中村电网改造实施方案》《南宁市推进市政道路同步建设电力管沟管理规定》和《五象新区电力发展专项规划》等相关制度。政企合作 电网建设精准发力今年5月5日,南宁市电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解读了《南宁市加快电网建设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南宁供电局设备部主任朱风理介绍,该局设备部组织精干力量,历时一个月对每个县区的计划停电线路进行逐条梳理,做到停电一次,梳理一片。今年1月19日,南宁市金陵、坛洛、双定3镇率先投入使用19条全自动配电线路。

5月3日凌晨3时,受雷暴影响,坛洛镇10千伏庆林线、那龙线发生接地故障跳闸,该两条线路自动化开关正确动作并成功隔离故障,仅用时2分钟,比过去缩短用时近3个小时,极大提高了抢修效率。南宁供电局生产设备管理部信息及资产管理专责陶凯介绍,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作为配电网三遥技术的关键环节,能够及时发现、隔离和治愈各种配网线路发生的故障,具备在配电网故障情况下维持非故障区域连续运行、自主隔离故障区域并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的能力。规则明确了,仍需精细化管理。同时,对各县区故障停电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查找出影响各区县可靠性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对症下药,共开出了65剂良方,形成一区县,一策略专题分析报告13个,分析报告在供电分局及县级供电企业得到了有效贯彻实施。
十二五期间,南宁供电局共完成电网投资81.3亿元,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7座,新增变电容量286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490千米。精益管理 供电可靠性稳步提升为实现2020年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小于1小时的目标,南宁供电局从精益管理入手,分秒必争。迈入十三五,广西的发展目标可归纳为两个建成,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对自己的要求是争当广西两个建成的排头兵。
2015年,该局首次提出可靠性绩效考核责任书,首次添加了杜绝重复性计划停电、杜绝非计划停电、不发生同一线路因外破故障重复跳闸等6个一票否决管理考核内容,也进一步明确指标考核内容,将供电可靠率转化为时户数指标,强化了可靠性考核力度。其中,五象新区电力发展规划项目已陆续落地结果,较好地满足了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我们结合各区县的实际情况,深入查找影响各区县可靠性的主要因素。2013年,南宁供电局即开始探索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新路径,在多次大检中通过带电架设跨越架、转供电等措施,缩小停电范围,在全网区实施零停电审批,打赢了多场零停电战役。
技术革新 步入智能电网时代2016年起,南宁供电局着手探索智能电网路径,开展了配电网三遥技术(遥信、遥测、遥控)的实用化研究。今年4月27日,南宁供电局配网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模拟故障试验告捷,标志着广西城市智能配网建设迈出坚实一步。作为广西首个电网建设地方性法规,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政府主导、政企联动、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电网建设合作新模式的正式建立考虑到2016年下半年高基数因素形成的下拉影响(2016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2%,比上半年增速2.7%提高4.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略高于4%。预计201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6亿千瓦、同比增长7%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增速与上年大体持平。
预计下半年全国基建新增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全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1.1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500万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6.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若全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则将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略高于5%。中电联25日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综合宏观经济形势、外贸出口、服务业发展、电能替代、房地产及汽车行业政策调整、气温等方面因素,预计2017年全年电力消费增长呈前高后稳走势。
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继续宽松,东北、西北电网区域电力供应能力相对过剩。预计下半年电煤供应将延续平衡偏紧局势,若迎峰度夏期间出现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水电欠发、运力受限等因素交织叠加的情况,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将可能出现电煤供应紧张局面。
预计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2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150小时左右,好于年初预期。受7月中旬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多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电力供需偏紧预计201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6亿千瓦、同比增长7%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6.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若全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则将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略高于5%。预计下半年全国基建新增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全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1.1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500万千瓦左右。
中电联25日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综合宏观经济形势、外贸出口、服务业发展、电能替代、房地产及汽车行业政策调整、气温等方面因素,预计2017年全年电力消费增长呈前高后稳走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增速与上年大体持平。
受7月中旬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多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电力供需偏紧。预计下半年电煤供应将延续平衡偏紧局势,若迎峰度夏期间出现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水电欠发、运力受限等因素交织叠加的情况,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将可能出现电煤供应紧张局面。
考虑到2016年下半年高基数因素形成的下拉影响(2016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2%,比上半年增速2.7%提高4.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略高于4%。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继续宽松,东北、西北电网区域电力供应能力相对过剩。预计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2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150小时左右,好于年初预期东、西部地区对全国用电量增长的拉动大,分别拉动2.6和2.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受上年低基数和今年高耗能行业用电明显回升的拉动,用电增速大幅提高。
五是核电新投产一台机组,发电量及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长。加强输变电设备运维管理,做好各类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保障大坝、电力设施安全度汛。
受上年同期高基数以及一季度气温偏暖等因素影响,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4.5%,增速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6个百分点,拉动率比上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一、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状况(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二产用电量较快增长是主要拉动力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长水平,增速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相对过剩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相对过剩。四是上年同期基数相对偏低。 |